12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就人民法院跨域立案服务举行发布会并答记者问。
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钱晓晨介绍,跨域立案服务是立案登记制改革后,最高人民法院力推的又一重大改革。会上,钱晓晨宣布到,跨域立案服务已经在全国中基层人民法院全面实现。
跨域立案服务,旨在让人民群众在任何一家中基层法院都能够获得与管辖法院同品质的立案服务。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可以到就近中基层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提交一审民商事、行政和强制执行三类案件起诉申请材料,由该法院作为协作法院,代为核对、接收并向有管辖权的法院发送跨域立案服务申请。管辖法院收到后,及时响应,并向协作法院作出是否符合受理条件的反馈,由协作法院当场送达或告知当事人,构建起“家门口起诉”新模式。
据了解,今年7月启动跨域立案服务改革以来,截至12月23日,共提供跨域立案服务19471件。其中,提供省级行政区内跨域立案服务15810件,跨省级行政区服务3661件。73%案件管辖法院实现30分钟内响应。从案件类型看,民商事案件17243件,占88.6%;行政案件337件,占1.73%;执行案件1891件,占9.71%。
钱晓晨还介绍,下一步,最高人民法院将进一步加大指导督导工作力度,不断提高跨域立案服务质效;进一步增加跨域立案服务协作法院入口,推动有条件的人民法庭提供跨域立案服务;进一步拓展跨域诉讼服务功能,让“两个一站式”建设红利惠及更多群众。诉讼服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人民法院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为人民司法,为百姓解忧,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主任许建峰表示:通过跨域立案系统申请立案的案件量月均增长率达到300%。在全面总结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基础上,最高人民法院建设中国移动微法院,探索健全完善电子诉讼新模式,为全国法院跨域立案服务提供了全新的科技支撑手段。中国移动微法院基于广大网民普遍使用的微信平台,提供全国统一的界面入口,线上与线下有机衔接,形式多样、快速便捷的移动端系统,支持网上立案、多元调解、网上送达、线上质证、移动庭审、见证执行和司法公开等核心功能。依托中国移动微法院,能够实现诉讼过程和诉讼行为全程留痕,当事人可以随时查询、随时接受节点信息,随时监督促进审判流程更加公开透明。
中国移动微法院让法院和当事人能够充分感受到“指尖诉讼、掌上办案”的便利,基于中国移动微法院的平台优势,我们构建了一体化的跨域立案诉讼体系,为推进跨域立案诉讼服务提供有效支撑。一方面,移动微法院本身就具备网上立案功能,当事人可以直接在手机上发起异地远程立案申请;另一方面,各中基层法院基于中国移动微法院能够提供全国范围的跨域立案诉讼服务,这样对部分不熟悉中国移动微法院应用,甚至微信平台也不太熟悉的用户当事人可以选择到任何一家临近法院递交诉讼材料,由协作法院核对收到的相关信息,并将电子材料通过中国移动微法院发送至管辖法院。管辖法院网上判断是否符合受理条件后,将结果反馈至协作法院和当事人。真正地实现全国范围诉讼事项跨区域远程办理,跨层级联动办理。
同时,通过跨域立案系统申请立案的案件量呈现出明显上升势头,月均增长率达到300%。反映出跨域立案系统确实满足了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切实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中国移动微法院让司法服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触手可及,不仅是司法工具、司法模式的重大创新,更将推进跨域立案诉讼服务在移动互联时代进一步的转型升级。目前我们还在组织全国科技力量针对中国移动微法院开展升级、完善,我们会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不断地优化技术、完善机制、总结规则,不断地优化完善移动微法院的相关功能,探索建设跨域调解、跨域委托送达等能力,不断优化中国移动微法院服务能力和水平,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凝心聚力、开拓创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司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