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这样的“法律掮客”,您不得不防!
宿迁法律掮客
最近我院审理了一起法律掮客诈骗案,刘某因涉嫌构成滥伐林木罪,想找“朋友”花钱帮自己脱罪,却没想到这个“朋友”是个……
01
基本案情
刘某因为涉嫌构成滥伐林木罪被公安机关立案调查,他的“朋友”李某跟他说可以找关系帮他摆平这件事,以请客吃饭等为由向刘某索取了6000元。 令刘某没想到的是,这才只是个开始,之后李某又陆陆续续向他索要金钱,共计11000元。 刘某没钱给李某,于是拒绝了他。 公安民警在调查刘某时发现李某涉嫌诈骗,李某怕事情暴露,赶紧把之前骗得的钱财退还给了刘某。
02
法院裁判
被告人李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刘某11000元(其中5000元未遂),数额较大,已构成诈骗罪。被告人李某当庭自愿认罪,并在案发后公安机关立案调查时向被害人刘某积极退赃,取得了被害人的谅解,因此可酌情从轻处罚。
掮(qian)客,俗称二道贩子。“法律掮客”则特指那些自诩手眼通天,拿钱帮你去公检法"捞人"并从中渔利的人。
许多当事人在陷入法律困境的时候常常会在慌乱中选择“求助”这些人。为何会有这一现象的频频出现,那些深陷法律困境的当事人家属为什么要选择相信那些所谓的法律掮客?刑事案件关系到人的名誉、财产、生命、自由……对于咱们普通老百姓来说一生可能不会遇到一次,但是一旦遭遇,犹如晴天霹雳,继而大乱方寸、焦虑不安、不知所措......
1、对亲属身陷囹圄的焦急、迫切
2、对现有司法环境的误解
3、对相关法律法规的淡漠
4、法律掮客的“诱导”
正是这些原因,造成了众多当事人家属“病急乱投医”的现象,致使百姓蒙受经济上的损失,雪上加霜,更可悲的是不但失去营救当事人的“黄金时限”,而且自己也陷入新的风险而不自知!
托关系真的可以办事情吗?许多老百姓的法律素养没那么高,对法律的了解并不是那么全面,很多人遇到事情的第一反应就是托人找关系,这就给掮客造就了诈骗的机会。如果事情办了,掮客会说这是托人找关系办的,得表示重谢;如果没办成,掮客会说这是送礼太少的原因。然后被蒙在鼓里的受害人一味的被坑,直到受害人对我们执法干警彻底失去信任。掮客不仅破坏警民团结,对我们构建法治社会 产生釜底抽薪的破坏作用。作为审判机关,不仅要严厉打击这种法律掮客,更要注意修复警民鱼水情。
提醒广大人民群众,遇到事情时,要从正当法律途径寻求帮助,千万不要病急乱投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