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年冬阳律师团:
非法狩猎,非法猎捕收购运输出售陆生野生动物罪
4月7日,央视著名主持人张泽群的一篇微博,在互联网上掀起轩然大波。
他在文中将近期大热的“核酸造假案件”、“八孩事件”同大学生掏鸟窝判10年相比,前两者的量刑竟然不过短短五六年,这样的判刑标准实在令人费解。
一句对法律量刑的质问,同样也引得无数网友纷纷发文,难道在法律面前,贩卖动物相比于侵犯人权更加沉重吗?
这就不得不重新提起2014年,这件惊动全国的“大学生掏鸟案”。
利欲熏心的决定
2014年,刚上大一的学生闫啸天迎来了学生们期盼已久的暑假,回到了老家河南土楼村。
年满20岁的他正值年轻气壮,整天在家中无所事事后,便决定同父亲闫爱民一起,进入当地一家工厂上班,为自己的假期生活赚点外快。
不过,工厂里的活并不是他想象中的那样轻松,炎热的工厂,轰鸣的机器,很快便让他萌生了退意,再度回到了家中无所事事了起来。
好在村里还有着童年的玩伴,整日闲得无聊的闫啸天开始和同村的好友王亚军一起去河边洗澡戏水,一来打发时间,二来也是农村里缓解夏日燥热的好办法。
可整天泡水里,凉快是凉快,久了也让人觉得没什么意思,两个人又实在找不到其他打发时间的活动,一来二去,便将目光放在了河边树枝间的鸟巢。
掏鸟窝,一向是农村男孩的娱乐方式之一。
这群淘气的男孩有时会将鸟窝中的鸟蛋带走吃掉,或者将幼鸟带回家饲养,当做自己的宠物,观察它的成长。
闫啸天和王亚军看着那几个漂亮的鸟窝,掏鸟窝的这个念头也越来越强烈。
两人一合计,一人上树,一人在下面接应,很快将鸟窝里整整十二只幼鸟全都带回家了。
这十二只幼鸟也让闲来无事的闫啸天终于有事可做,他开始整天精心照料这些被他带离了家的生命,细心观察每只鸟的长势如何。
不过,两人毕竟缺乏照顾这类动物的经验,小鸟离开了原有的生活环境也难免变得更加脆弱,因此,即便是在他们的悉心照顾下,还是有两只幼鸟不幸死亡。
但剩余存活下来的十只幼鸟还是给足了闫啸天成就感,他看着羽翼渐丰的雏鸟们,自己也颇为自豪地将它们的照片上传到社交平台上,以展示自己的成果。
这样的无心之举,却让部分眼尖的网友发现了些端倪。
闫啸天饲养的鸟类,似乎与平常农村中常见的品种并不相同,有人也在底下好心提醒到,万一是国家级保护动物,这可就是一不小心坐牢的事情了。
闫啸天最初并不拿这些网友的评论当回事,可看着模样越来越出人意料的鸟,他心里也逐渐动摇起来。
平常的鸟,会有这样艳丽的羽毛,弯钩状的嘴巴,粗壮有力的爪子吗?
这样的想法逐渐在他心中生根发芽,看着偶尔有网友发来愿意出钱购买的私信,他隐隐意识到这窝幼鸟可能价值不菲,可闫啸天却没有选择将它们归还自然。
相反,他先是在手机上搜索类似鸟类的照片,结合网友们的评论,他立马认出了这些鸟类的身份。
事实上,这些鸟甚至不算在鸟类中,它们是一种凶猛的禽类——燕隼,这同样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的一种。
弄清楚了品种,闫啸天开始凭借自己上网的经验,顺利加入了一个名为“河南猎隼”的群组,而他也在这个群中了解到了不少有关隼的信息,他对自己所饲养的这群幼鸟的身价,也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
可他没生出半点担忧,或许是群友整天大胆的讨论让他放松了警惕,也或许是他压根不认为法律能够真的惩罚他。
抱着这样心态的他,在原本的主页上再次挂上了这群燕隼的照片,并附文,“出几只鸟,懂的进来看看。”
不出所料,很快便有人联系上了他。
洋洋得意的闫啸天便一边介绍,一边谈着价格,最终这十只鸟以1080元的价格被分批卖出。
这笔钱并不算太多,但对一个2014年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
尝到了甜头的闫啸天也立马嗅到了其中的商机,他自认为警察不会有时间来管理这种“小打小闹”,便和王亚军开始了更加肆无忌惮的行动。
两人先是在原本发现燕隼的地方继续寻找,没过多久,便成功抓到了4只年幼的隼以及苍鹰。
这些禽类同样也被他拍照传到网上,开始了第二次售卖,并很快有了买家。
这样轻而易举的收入无疑极大地震撼了闫啸天与王亚军二人,钱竟然这么好挣!
心花怒放的二人便将目光投向了更远处的森林,整理在林间游荡,试图找到下一个目标。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天,他们又在树林中发现了一窝幼隼,可是还来不及带着新的战利品回家,便被早已埋伏已久的民警逮个正着。
罪魁祸首的落网
事实上,当地森林公安局早就发现了两人的罪行。
二人在网络上公然贩卖珍稀卖隼的行为实在高调,早已引起了有关部门的关注。而在确认嫌疑人身份信息后,该部门便将此事立即上报相关机关。
接到消息的森林公安局,也对此事倍加重视。为了一举抓住闫啸天和王亚军的实际罪行,他们早早地安排了警力在周围监视和跟踪。
此时,让这对罪魁祸首逃脱法网的机会已所剩无几。
被抓到现行的两人显然惊慌失措极了,但还是试图掩盖自己的罪行,闫啸天更是声厉色荏地喊道,“我们是附近的村民,你们是谁,你要干什么?”
警察自然也看出来了这两人的心虚,看着他们手里的一窝幼隼,神情更加严肃了起来,“你们涉嫌了捕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可即使到了这个关头,闫啸天还是试图抵赖自己的罪行,“我捉的就只是普通的鸟!”
有备而来的民警自然不会被他们的狡辩迷惑,在逮捕二人后,立马押住两人来到了各自的家中,毫无意外地发现了另一份证据——还没来得及出售的那4只幼隼。
人赃并获,闫啸天和王亚军也只能束手就擒,被押送至当地公安局。
不过,令民警赶到意外的是,即便进了公安局,闫啸天却依旧极力狡辩。
他先是谎称自己并不知情这些隼的品种,以为是阿穆尔隼以及凤头苍鹰才在网络上进行售卖。
但事实胜于雄辩,民警便将一系列证据呈现在闫啸天面前,一直淡定的他也不免担惊受怕起来。
但转念一想,不过只是贩卖了十只隼。总共也才获利区区一千多元,法律能给他多严重的惩处呢?
就连其家人也抱着这样的想法,宽慰着自己年幼的儿子,可审判结果一出,却让他们都面露惊慌。
2014年11月28日,三次公开庭审后,辉县检察院确认闫啸天和王亚军的犯罪事实。
2015年5月28日,一审判决被公之于众,闫啸天、王亚军两人均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这样的结果让两家人都大惊失色,闫啸天更是当庭表露自己的不满 。
“我不服!我要上诉!”
闫啸天的父亲闫爱民,同样无法接受这个结果,对着镜头反复强调:
“我儿子这么年轻,怎么可以坐十年牢?他还年轻,他压根不知道这是什么鸟,不应该判这么重!”
但无论外界的舆论压力是多么的铺天盖地,还有闫爱民的奔走呼吁、四处喊冤是多么的让人心酸,也没能改变2015年8月21日新乡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维持原判的终审裁定。
年迈父亲的无尽心酸
法律之下,没有说情的地步。
即便闫爱民一再申诉,一有时间便会跑到法院,坚持不懈一趟趟往法院跑,要为儿子伸冤但除了使这场案件也经历了数次重申,也再无其他转变。
心急如焚的他甚至请求村里的村民签署一封“联名信”,信里写着关于闫啸天的事迹,谋求法外开恩,减轻对他的处罚。
面对这位年迈的父亲,法官惋惜却也无奈。
闫啸天作为一个成年人,在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怎样的后果时,非但没有悔改之意,反而知法犯法,被逮捕时甚至还试图用自己的无知为自己狡辩,这样的行为又如何能被谅解。
更何况,早在闫啸天肆无忌惮售卖隼之际,就有人提醒过他,贩卖国家级保护动物是违法的,可他非但不听,反而变本加厉,从卖隼到其他动物,甚至计划将这项“事业”长久的发展下去,国家又怎能对这样的恶行视而不见。
可以说,闫啸天的一系列违法行为,都源自于他的贪婪和无知。
眼见闫啸天坐牢已成定局,但闫爱民却不肯为儿子放弃任何一丝一毫的机会。
爱子心切的他甚至彻夜苦读法律知识,不断通过各种途径上诉,在了解到如果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时有贪污受贿的行为后,竟然还试图动用特殊手段,想方设法去贿赂相关人员。
看到闫爱民如此执着,无可奈何的法官在《驳回申诉通知书》末尾亲笔写上自己的忠告:望服判息诉。
或许是这句话终于打动了这位已经失去理智的父亲,又或许是儿子的审判已经无力回天,屡战屡败的他终于发现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徒然。
在不甘心中,闫爱民放弃了申诉,转而努力赚钱,他同妻子一同商量道,“只要他们好好干多挣点钱,将来儿子出狱也能有个不错的起点。”
就连狱中的闫啸天听闻父亲的努力,也是悔不当初,宽慰自己的父亲,“我已经习惯了里面的生活,父母无需牵挂,就当我外出打工多年不回好了”。
如今已过去了9年,闫啸天也将在2024年一月份出狱。
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轰动一时的掏鸟案也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可是,张泽群的这段话,也让沉寂多时的“大学生掏鸟案”又一次蹦出人们的记忆,只不过,它是被作为轰动一时的“丰县八孩妇女事件”对照组,才被重新提及。
贩卖国家级保护动物尚且量刑十年,难道拐卖、囚禁妇女就只被判处六年吗?
无数人开始质疑这份审判的公平性,而从网友们在这段文字下面的热烈回响以及共情程度,不难看出,人们对“重典治民,宽典治吏”的无奈与悲哀。
更有人将闫啸天与有着“中国第一人贩子”之称的陈香莲相比。同样是10年有期徒刑,前者2015年入狱预计明年才能出狱,但2010年入狱的陈香莲竟然2016年就假释回家了。
这无疑引发了许多阴谋论的推想,更有网友直呼法律当中的疏漏。
事实上,按照相关法律,隼类捕猎仅仅6只,就属于严重情节,10只则为特别严重的情节。
而闫啸天的实际行为显然已经超过了最高量刑标准,这样的结局也只能算得上是他自己咎由自取。
但网友对此事件的热烈反映,也从侧面映照出目前法律制度某些层面的欠缺。
不同类型案件的判决标准不够统一,加之一些地方司法机关的工作不力,使得不同类型案件的量刑差异过大,导致公众对于同一类案件的判决结果难以接受,不免引起民众的不安和失望。
法律无情人有情,每一个案件面对的并不只有冰冷的法律,更是无数有血有肉的同胞。
因此,在判处某些案件之际,法官也应对生命保持敬畏,给予被告人充分的审判权利和宽容,为法条赋予更多的人文关怀。
而最后,重回这件惊动全国的“大学生掏鸟案”,闫啸天父子的结局依旧不免让人唏嘘。
刚满20岁的大学生,在人生的起点,却选择了错误的方向,用16只鸟换来10年最美好的青春。
整整10年,他的青春不再,他父亲也已华发早生。
闫爱民一遍遍在镜头前对审判结果的哭诉,一遍遍对法院的上诉,无疑也是在一遍遍为自己搭建最后的希望高塔,再一把推倒。
说到底,这几只动物,竟然成了这对父子终生难忘的不甘。
这样的教训来得惨烈,却也无疑另一种方式向众人证明了法律的权威性与不可侵犯性。